在上一期中湿地所扮演的“角色”是地球上的“巨大的蓄水池”,今天,湿地将扮演一个“新角色”,进一步向我们展现她的“多才多艺”。
在每个人身边,湿地以其复杂而微妙的方式扮演着自然的净化过滤器的角色,显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严谨、完善和神奇。
湿地植被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,当含有毒物和杂质(农药、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)的流水经过湿地时,流速减慢,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。
特别是沼泽湿地、河流泛滥平原湿地和湖滨湿地,不仅有助于减缓水流速度,而且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和排出。随着水流进入湿地的物质常常附着在沉积物颗粒上,所以湿地具有滞留沉积物的作用。
△潘塔纳尔(Pantanal)沼泽地——世界上最大的湿地
湿地中有许多水生植物直接吸收水中的重金属物质,这些植物内部的重金属的浓度是周围水中浓度的10万倍以上。许多植物还含有能与重金属链结的物质,从而参与金属解毒过程。
特别是水湖莲、香蒲、芦苇对含高浓度重金属如镉、银、铜、锌、钒等的污水处理效果十分明显。
△西溪国家湿地公园——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
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,以及农田施肥流失的营养物质,经过湿地的滤过作用,一部分营养物质被阻止进入河流、湖泊和海洋。经化学、生物和物理作用,营养物被滞留和分解,被湿地植物吸收。
流经湿地的营养物质被植物有效吸收,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,既为下游净化了水源,又通过物质循环养育了生活在湿地中的各种生物。
△巴音布鲁克——“天鹅之乡”我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
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和转化污染物的能力,人类认识到湿地的净化作用,世界许多地方都通过建立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。
目前欧洲有500多处、北美有600多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,亚洲、澳洲和拉美也在越来越多地建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并投入运行,广泛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各种工农业废水。不过,人工湿地仍处在不断探索研究的阶段。
△成都活水公园——世界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
正如湿地多样的类型一样,湿地的净化功能也是多样的。重要的是保护好自然湿地,使其更好地发挥净化作用,我们的认识和行动关系湿地的未来,也关系人类的未来。
△汀江国家湿地公园
其实,在湿地净化过滤功能的发挥和利用方面,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。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,让更多的人充分认识湿地功能的多重性,提高保护和利用湿地的积极性。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,不断的创新提高建造人工湿地的水平,充分考虑气候条件、污水负荷的可持续性等因素;对于已经建成的人工湿地,也要加强维护,避免污染超负以及造成对周围农田、水体的二次污染。
——内容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会及时删除)